白内障分类
时间:2018-06-13来源:未知
日期:2018-06-13文章来源:未知责任编辑:admin浏览:次
关键词: 白内障,分类,
白内障
一.白内障的分类
1.解剖位置或形态分类
(1)皮质性白内障。
(2)核性白内障。
(3)后囊下白内障
(4)混合性白白内障。
(5)其他类型白内障(如绕核性、板层状、极性、冠状等)。
2.按病因分类
(1)老年性白内障。
(2)先天性白内障和青年性白内障。
(3)外伤性白内障。
(4)与眼内疾病有关的白内障: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等。
(5)与全身疾病有关的白内障: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半乳糖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钙、 Wilson病。
3.有害物质引起的白内障
(1)射线:X线、紫外线、红外线。
(2)药物:皮质类固醇、缩瞳剂、三苯乙醇等。
二.白内障的视觉症状
病人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暗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有些早期觉得眼睛易疲劳,可能主诉视物变形、重影、畏光、眩光、单眼复视或单眼多视等。
皮质性白内障的初发期为周边锲形混浊,未累及瞳孔区,故视力
不受影响。后囊下白内障因晶状体混浊位于视轴,早期即明显出现视力下降。皮质性白内障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故视力下降显著。至过熟期,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核下沉,视力可突然提高皮质性白内障的膨胀期,视力明显减退,晶状体吸收水分,纤维肿胀,故可有虹视现象,晶状体膨胀,前后径增大,晶状体前后面曲率半径减小,晶状体屈光力增强,出现假性近视。核性白内障早期,晶状体核密度逐渐增加,屈光指数明显增加,屈折力增强,可出现核性近视。
晶状体混浊不规则时,如膨胀期皮质性白内障,光线通过部分混浊的晶状体时产生散射,干扰视网膜成像,出现畏光和眩光,或单眼复视、单眼多视。核性白内障瞳孔缩小或散大时,光线分别通过中心部或周边部不同屈光状态部分,故远近视力都可清晰。看近时,瞳孔缩小,光线通过屈折力增强的中心部;看远时,瞳孔扩大,光线通过屈折力弱的周边部。因因中心部和周边部屈光力不同,形晶状体双焦点,故可出现单眼复视或单眼多视。因晶状体不规则混浊,可导致不规则散光增加,致视力障碍。
先天性白内障和青年性白内障亦常因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形态和程度而不同程度影响视力。如前极白内障混浊较局限,静止不发展,多不影响视力。后极白内障晶状体后囊正中混浊,虽局限且静止,但体因人眼光学系统的结点位于晶状体后囊正中,故会不同程度影响视疾力。冠状白内障因晶状体中心透明,多不影响视力。点状白内障混浊细小、点状、静止,多不影响视力。绕核性白内障混浊位于晶状体核周围的层间,可明显影响视力。先天性白内障中的核性白内障皮质透光明,胚胎核和胎儿核均呈致密的的白色混浊,视力随瞳孔开大而提高。膜性白内障和全白内障视力损害严重。
外伤性白内障视力障碍与损伤程度有关。
代谢性白内障以糖尿病性白内障最常见,随血糖波动可出现一过性晶状体肿胀和屈光变化。血糖增高时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积聚在晶状体内,以致晶状体内渗透压增高,水分进入晶状体,改变了晶状体的容积、弯度及屈光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形成近视。胰岛素治疗时血液及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骤然下降,晶状体与房水之间的善透压差更为扩大,造成水分进一步进入晶状体增加。糖尿病被控制后,因为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已被利用了或从晶状体向外扩散,晶状体透压下降,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力减弱,形成远视或近视度数减或阅读时又需戴老花镜。糖尿病病人还可出现眼球运动神经麻痹,面复视或眼外肌运动障得。
眼前段疾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多由前皮质开始,早期视力影响不大;眼后段疾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多由晶状体后囊膜及后囊膜下开始混浊,早期即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影响。
有害物质引起的白内障影响视力的程度与晶状体混浊部位有关。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白内障多为后囊膜下混浊,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缩瞳剂所致的白内障,混浊多位于前囊膜下,一般不影响视力。
后发性白内障影响视力的程度与后囊膜混浊的程度和厚度有关。
上一篇:白内障的定义及手术方式 下一篇:白内障的视觉症状